在位于临沂市河东区的临沂五金城,商户林森正向客户介绍自家生产的测量工具。“前几天,刚给埃及的客户发去了一批货。去年在国际采购商大会上认识了这个客户之后,他已订购了好几次货了。”林森老家在河南,在临沂五金城经销自家生产的各种测量工具,产品有40多个系列200多种。“入驻临沂五金城16年来,我家的产品从销全国到卖全球,出口产品占销量的一半。这得益于河东商城积极推进的国际化战略。”林森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自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河东五金产业,历经40余载风雨洗礼,已成长为辐射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领军者。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五金批发市场,临沂五金城汇聚了2200余家五金企业,年成交额超100亿元,产品涵盖手动工具、电动工具、气动工具、机械设备等18大类3万多种,市场内拥有全国总经销、总代理等大型企业860余家。
万企出海,“沂”贸全球。河东区积极推进中国大集——仓、销、展一体化中心模式,为中小微企业链接全球市场,打造区域外贸增长新引擎。位于北京东路的河东跨境电商产业园,是由区政府主导的外贸行业全链路覆盖的综合服务园区。园区已入驻外贸综合服务企业44家、合作产品企业68家。目前,河东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加拿大温哥华、尼日利亚拉各斯、印尼雅加达、阿联酋迪拜等地布局18个海外仓,把五金等地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我们把小商品、地产品等划分成不同的类目,通过集品仓运到我们的海外仓储及自建的海外中国经济商城,在各个国家的线上平台通过跨境电商自主售卖。”河东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总经理王玉石说,“出口的货品不另贴牌,保护了地产品的品牌,国外市场可通过品牌认识中国商品。每个集品仓或中国经济商城,平均每个月自主销售额约100万美元。”
从国内畅销走向国际舞台,是河东商贸物流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河东区深入贯彻商贸物流首善战略,以“四个商城”建设为引擎,推动商城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国际化战略,成为河东商贸物流展翅高飞的强劲翅膀。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采购商大会五金专场,到设立海外展厅、仓储,组织商户参加海外采购商贸易洽谈会、国际五金机械展览会等各类展会,河东五金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节节攀升,为五金企业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今年我们将以省级支持临沂商城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河东商贸物流转型升级。”河东商城管委会党组书记朱记伟表示,全年计划组织外商进市场活动20余次,邀请国际采购商1000余人次,重点引导临沂五金城在越南、尼泊尔等国家设立国际商协会办事处。同时,加快推进商城地产品产业园建设。
为加快物流业转型升级,河东区重点抓好万宝五金物流园、容大物流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空港片区物流产业带。加快推进山东建投新丝路物流产业园三期海关监管区建设,畅通国际国内大循环。提高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打造集公铁联运、海铁联运、保税仓储、海关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无水内陆港。
目前,总投资5亿元的山东建投新丝路物流产业园项目三期正紧锣密鼓推进。该项目借助临沂东站铁路货运优势,围绕全供应链环节开展大宗商品贸易,并依托中欧、中亚铁路班列,拓展跨境贸易份额,为河东商城国际化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园区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货运量可达300万吨,发运量超180万吨。
从卖全国到卖全球,从五金到商贸物流,11大市场、7大物流园区,五金市场更是傲视江北,成为辐射全球的贸易高地。未来,河东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为商户铺设更加宽广的贸易之路,让河东五金之光,照亮全球贸易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