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厂商“小而散” 小熊电器质量与规模的平衡难题

临近晒出登陆资本市场首份成绩单前几日,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002959.SZ,以下简称“小熊电器”)股价连创新高,突破百元关口跃居小家电行业首位,远超老牌小家电企业“美九苏”。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2019年依靠单一大客户创收超过3成后,小熊电器在今年一季度营收逆势增长17.32%。但以往被诟病的质量问题仍未明显改观。在质量问题频现背后,则是其规模快速扩张而被动选择代加工模式生产,但代工厂商都规模较小且承接加工份额分散带来隐患。

记者就小熊电器目前的代工厂商选择标准等相关问题致电致函小熊电器,截至发稿日未收到回复。

电商模式“双刃剑”

小熊电器股价在4月27日、28日两天股价屡创新高,最高时108.24元/股,4月28日市值高达124亿元。在4月29日晒出登陆资本市场首份靓丽成绩单的同时,小熊电器公布了高送转方案及分红1.2亿元的消息。当天股价回调三个多点,4月29日收盘至103.5元/股。

而对比4月29日老牌小家电企业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333.SZ,以下简称“美的集团”)收盘价52.25元/股,九阳股份有限公司(002242.SZ,以下简称“九阳股份”)33.16元/股,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002032.SZ,以下简称“苏泊尔”)收盘价65.98元/股。

与老牌小家电企业以传统线下经销为主不同,小熊电器以“创意小家电+互联网”为特色,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2016年至2018年小熊电器线上销售收入比例分别是91.60%、91.93%和90.41%。在最新发布的2019年年报中小熊电器并未公布线上和线下销售比例。

不过从2019年公布的销售情况来看,小熊电器线上销售为主的模式对大客户依赖较重,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占全年销售额的48.89%,销售金额13.14亿元。仅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超全部营收的三成,销售金额8.23亿元,占年度销售额的30.63%。在上一年度第一大客户京东商城的销售比例是25.24%。

京东商城的销售比例高,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平台提供的售后保修政策有关。一位入驻京东平台的小家电经营户解释道,“同样的产品,厂家一般给予京东等大平台的营销扶持和售后政策要比普通的经销商好得多。比如京东可以提供出现质量问题180天包换,但其他经销商只能按厂家的规定来,厂家往往对其他经销商的售后退换货率有一定的限制。”

小熊电器招股书显示,在电商平台入仓模式下,小熊电器的退换货率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4.96%,到2017年的5.25%,再到2018年的6.78%。而经销商(线上经销+线下经销)渠道的退换货率则相反,在逐年下降,从2016年的2.06%,下降至2017年的1.59%,再降至2018年的1.41%。小熊电器对经销商退换货率下降原因,解释为公司与经销商约定当退货率小于2%时,公司给予经销商回款额的 0.5%作为售后补贴。

从2019年度大幅增加的售后服务费用来看,小熊电器此前一直被广泛诟病的质量问题或并没有因业绩增长和登陆资本市场而得到明显改观。2019年售后服务费用是4797.9万元,上一年度售后服务费用仅2845.4万元。

一位四川的消费者刘力(化名)告诉记者,自己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小熊绞肉机才用了一次,底部玻璃体就出现大裂纹,多次联系客服无果,最终解决办法只能是重新购买配件。

刘力表示,100多元的东西,出了质量问题,再花几十元购买配件,太不值当了,也担心会再次出问题,他最终选择直接将绞肉机扔掉。

然而,记者发现,对于小熊电器的质量投诉层出不穷。“质量太差了,用了不到五次开关就不好使,接触不良,锅底加热不均匀。”一位00后从网络购买了小熊网红多功能锅不到一个月就出现质量问题,据了解,他多次联系售后客服却被告知已经过了7天的退货期和15天的换货期,虽在保修期内,但维修的话要承担来回运费。

在资深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看来,“小熊电器产品的品质非常一般,找大企业之前不屑于做或者没有想到的市场缝隙,空白地带,比如酸奶机、打蛋器、电热饭盒这种个性化的产品,通过电商渠道轻装上阵、迅速发展。这些产品往往很便宜,几十块钱,消费者通常来说比较年轻,以猎奇、新鲜好玩的心态购买买小熊电器的产品。”

梁振鹏认为,作为电商品牌,小熊电器的单位产品价值低,发展时间也不是太长,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代工厂商“小而散”

据一位从业十几年的小家电经销商介绍,品牌小家电频繁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或者是市场上存在大量假冒品牌的产品,或者是大量采用贴牌代工。

事实上,小熊电器近几年业务规模高速扩张与自身生产能力不匹配,从而被动选择贴牌生产和委托代加工模式扩充产能。小熊电器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现有生产场地难以满足销售旺季对注塑加工、零部件组装、总装装配等工序的需求,需要通过外协加工厂商来完成上述工序。

根据小熊电器的招股书披露,小熊电器的代工模式分两类,一类是贴牌生产商,一类是代工商。贴牌生产商即由外协生产商生产产品后贴“小熊”品牌,2016年至2018年小熊电器外协生产小家电产品数量分别为105.07万台、150.30万台和178.68万台,占比分别是12.67%、10.48%、9.25%。

代工商则是小熊电器委托加工厂进行外协加工,具体方式是由小熊电器提供主要材料,加工商通过注塑加工、零部件组装和总装装配工序,将其分别加工成五金件、注塑件、底座、面板组件和产成品。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小熊电器选择的贴牌生产商和代工商规模都较小,且代工商的代工份额较为分散。拿代工商来说,2016年~2018年间,前五大代工商的加工费总额占全部外协加工费的比例仅3~4成,2016年~2018年分别为48.65%、37.22%、33.41%。

“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代工费用都不一样,一般来说,代工厂利润能够占产品销售价格的5%~10%左右,大的有实力的加工厂加工成本高一些,能及时交货,良品率也相对高。”梁振鹏说。

记者查阅发现,近几年外协加工的小家电产品数量和对应的产成品金额小熊电器并没有披露,只公布了每年外协加工的加工费用。2016年~2018年分别是4195.3万元、5438.1万元、6891.9万元。

天眼查信息显示,2016年~2018年前五大外协加工厂商中,佛山市天驭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2018年度和2017年度均为第一大代工商,2016年度为第二大代工商,三年累计加工费用1772.85万元,但其注册资本仅50万元,参保人数2人;2018年第三大代工商、2017年第五大代工商是广东顺德泉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50万元,参保人数4人,两年累计加工924.55万元;2018年第四大代工商,2017年第二大代工商,2016年第一大代工商是广东顺德申毅塑胶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参保人数8人,三年累计加工费1499.53万元;2016年度的第三大代工商顺德区容桂立信塑料五金制品厂,属个体户,2016年加工费407.48万元,目前已经注销。

“代工在行业内比较普遍,目前有品牌、有品质保证和独立研发能力的企业,在整个小家电行业并不多。”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剑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企业需要弥补自己的生产线,OEM和ODM形式的合作方式是可行的,但怎么控制成本和产品质量,将代工产品纳入到品牌管理体系里面,是非常值得企业思考的问题。

对于每年数千万元的代工费用,对应代工的产品数量、产成品金额,以及2019年及2020年的代工商选择标准是否有所改变等问题,记者致电致函小熊电器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获回复。